现在是流量为王的电子商务时代。我们必须学会如何分析商店流量的结构是否合理健康,并及时做出应有的调整。那么,京东的流量来源是什么呢?让我们告诉你。
一、四种流量源分类
首先,我们需要了解京东的四种流量来源分类方法,即独立访问、京东免费流量、京东付费流量和京东站外流量。通过数据罗盘中的“商店分析-流量分析-流量来源分析”模块,商家可以查看商店的流量来源。
独立访问流量:一部分是老用户,一部分是直接推广店铺营销活动流量。例如,上次用户收集您的商店或商品链接,然后通过浏览器收集夹中的链接进入您的商店,这属于老用户的独立访问;或者通过查看以前购买或关注的商品,再次进入您的商店,这属于通过“我的京东”再次访问的老用户。营销活动流量是商家在QQ群或其他平台上直接分享店铺或商品推广链接带来的访问流量,是营销活动带来的直接访问。
京东免费流量:访客通过京东非付费推广链接进入商店的流量,如京东搜索流量、类别流量、活动资源位流量等。
京东付费流量:访客通过商家在京准通平台上设置的付费推广链接进入门店。京准通目前分为四种类型:京选展位、京东快车、京东直接投资和京选客户。
京东站外流量:访客通过京东站外来源进入您的店铺。例如,百度、搜狗等搜索网站或各种导航网站带来的流量。
二、流量分析诊断三步走
第一步:稳定性
流量分析诊断的第一步是观察和诊断流量的稳定性,一般分为两种情况。
(1)平台没有大促销,商家没有活动
流量呈现稳定微升趋势,说明商家基本流量基础稳定,店铺流量非常健康;
流量呈现逐渐下降或波动明显不稳定的趋势,表明业务流量不健康,应进一步检查流量源突然增减引起的波动,并进一步制定处理方案。
(2)在平台推广或商业活动期间
流量应在活动预热期呈上升趋势,活动当天高峰,活动结束后低估,然后保持稳定趋势,属于健康的流量性能;
相反,如果流量在活动期间没有应有的起伏,则表明活动效果较差,则可以判断活动类型不适合商家,或者商家的活动规划较差,商家需要进一步分析。
商家可以通过数据罗盘中的“店铺分析-流量分析-流量概况”模块查看店铺的流量趋势曲线。同时,通过对月度数据的比较,商家可以找出月度流量的高峰期和低谷期,及时推出活动、促销等措施,在高峰期达到最高水平,使低谷期不被低估。
第二步:合理性
第二步要诊断的是流量分布的合理性。
1、流量来源的合理性
商家可以通过数据年盘中的“店铺分析一流量分析一流量源分析”模块查看每个流量源的比例,诊断流量比例是否合理。
那么在什么情况下比例比较合理呢?根据门店的发展阶段,比例会发生变化和关注。例如,在老会员或粉丝营销期间,独立访问的流量比例会更大;例如,在新店成立初期,当自然流量较小时,可以使用京准通付费流量排水。此时,付费流量的比例将非常大;例如,如果商店参加京东的一些官方活动,京东的官方流量将占很大比例。但总体而言,店铺流量的比例应呈现合理分布的范围,一定的流量特别大或特别小,长期影响店铺的快速发展。对于处于稳定增长阶段的店铺,一般可以这样诊断:
(1)家用电器、手机数码等回购率相对较低的类别
自主访问占10% ~ 20%,京东免费流量占45% ~ 55% (其中搜索流量占最大比例,建议不低于30%),京东付费流量占20%
~ 30%,京东站外5% ~ 10%。
(2)服装鞋帽、母婴玩具等回购率相对较高的类别
自主访问占20% ~ 京东免费流量占30%,占40% ~ 50% (其中搜索流量占最大比例,建议不低于30%),京东付费流量占15%
~ 京东站外25% ~ 10%;当然,这只是经验值的一部分,根据商家所属类别的不同,会有一定的差异。
对于已经处于成熟期的门店,需要引入更多的京东站外推广渠道,建立更全面、更完善的营销体系。
2、页面流量分布的合理性
当流量到达商店时,通常由主页、活动页面或商品页面承担,然后在商店页面上流通。一些访客会离开商店,一些访客最终会在商品页面上完成交易。因此,每个页面都有不同的功能,流量的分配也有一定的规律性。一般来说,对于SKU非常丰富的商家,建议商家在主页和活动页面的策划上更加丰富,让访客在店内形成“购物”的流量闭环。在这种情况下,主页、活动页面和分类页面的比例分别为10%
~ 15%的商品页面保持在60% ~
70%的比例比较合理。如果活动页面的流量比例很低,商家需要检查活动页面的排水渠道是否合理,活动策划是否足以吸引用户。
对于SKU相对单一的商家,主页的功能通常与活动页面的功能相结合,商品页面保持在70%
~80%的比例是合理的。同时,由于商店中需要导航的商品类别较少,分类页面的流量所占比例较小。这里需要注意的是,如果列表页面的流量特别大,则表明商店的相关导航没有得到优化,大量用户正在通过类别寻找合适的商品。
第三步:成长
数据指标的增长也是流量诊断最关键的一步,主要取决于流量质量指标的增长。通过数据罗盘中的“存储分析-流量分析-日流量分析”模块,可以检查存储流量的质量指标,并从访问深度、停留时间、跳跃率和回访率的各个维度检查流量指标是否达到预期目标。
(1)如果平均访问深度较低,则需要检查页面之间的相关性;
(2)如果平均停留时间较低,则需要检查页面质量,并与转化率进行综合分析。
(3)跳转率指标越低,商店的流量质量越高,即用户到达页面后,商店有两次甚至多次浏览行为,特别是当商店引入新渠道时,我们需要关注指标的变化。
(4)7日回访率是罗盘中老用户回访的指标。自当日起7天内,访问商店的用户数量/当天的访客数量。
对于流量来源各项指标的增长,需要通过“流量来源分析”、综合诊断三个模块:“访客来源分析”和“交易来源分析”。